泉州iso9001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培训辅导公司机构
1 目的
1.1 确保成品在办理入出库前,能有适当的检验过程,确保产品品质能合乎客户要求,并详实记录入出库资料。
2 范围
2.1 适用於成品制造完成入库、销货退回品入库及成品出库之作业程序。
2.2 本作业包括iso9001:2008之7.5.5条款。
3 定义:无。
4 权责:
4.1 生产单位:负责成品生产、包装与缴库。
4.2 品管单位:负责产品入出库之品质检验及标示工作。
4.3 仓管单位:负责成品仓库之保管、储存及帐务处理工作。
4.4 业务单位:负责成品出货时程与数量之安排及销退品回厂相关工作。
5 作业内容
5.1 成品入库作业(流程图:详4/5页)
5.1.1 生产单位生产完成後,应依各机种〝包装规范〞进行包装,并依规定堆放方式将产品置於栈版上并通知品保单位fqc进行入库检验。
5.1.2 fqc依『生产循环-品质管制作业』之规定进行检验,针对合格及不合格品按『物料标识与追溯性管理作业』之规定进行标签之黏贴标识,并将检验结果填写於「成品入库检验报告」(8.1)。
5.1.3 生产助理依fqc检验结果於erp系统分别开立良品及不良品之「入库单」(8.2),并由产线物料员、fqc签名确认当天生产及检验数量後,通知仓管单位办理入库。
5.1.4 如果产品有特殊要求(如需要限配、设变後的产品或客户要求等),应贴上相关醒目标示,以便入库区分。
5.1.5 仓管收到生产「入库单」时,应注意产品之标签是否完整、应检查成品数量和外箱标签之料号、数量是否相符、存入产品与仓别是否正确;如有不符,立即通知生产入库人员及时修正。
5.1.6 仓管核对无误後於「入库单」签收後,依『仓存管理作业』分类归位放置,并根据「入库单」登记於「成品先进先出记录卡」(8.3)。
5.1.7 「入库单」交助理於erp系统上进行过帐处理,单据分送如下:
5.1.7.1 **联交由生产单位;
5.1.7.2 *二联仓库单位留存;
5.1.7.3 *三联交财务单位做为成本收集之用;
5.1.7.4 *四联交生管以便掌握制令入库状况;
5.2 成品出库作业(流程图:详5/5页)
5.2.1 仓管平时应按业务单位所发行的〝出货排程〞,事先规划仓库空间之周转运用。
5.2.2 交货当天上午由业务单位依『销售及收款循环-交货作业』开立「销货单」(8.4)通知仓库进行备货。
5.2.3 仓管接获通知後应立即将所须成品依包装要求进行备货,并同时通知品管单位oqc至〝待出货区〞进行出货检验。
5.2.4 oqc依『生产循环-品质管制作业』及『物料标识与追溯性管理作业』之规定进行检验与标识,如无异常,则将该批成品之检验结果记录於「成品出货检验报告」(8.5),仓管接获检验完毕通知,立即安排出货装车。
5.2.5 物品装载完成後,司机及仓管再次确认货品数量与「销货单」一致无误後於单据上签名,并将「销货单」*三联交仓管及时记录「成品先进先出记录卡」办理erp系统扣帐作业。
5.2.6 成品出厂时,门卫应核对「货物出厂单」(8.6)与货车上成品无误後,始得放行。
5.2.7 如oqc检验出不合格品,除在**时间回报业务单位外,应依下列程序办理:
5.2.7.1 如仓库尚有不同批次成品库存,仓库应紧急备货并按上序程序经oqc检验合格後,予以出货。
5.2.7.2 如无其他批次成品库存,若不良原因并不影响客户产品功能,业务单位应向客户申请特采出货;如客户不允许,应立刻派员进行全检後,将良品数量回报业务单位,经业务与客户协商後,由业务单位登入erp系统修改「销货单」之数量後,予以出货。
5.2.7.3 不良成品移到〝成品不良暂存区〞存放,後续依『生产循环-不合格品管制作业』及『重工及报废品处理作业』进行二次判定或重工。
5.3 有关客退成品回厂入库作业,依『销售及收款循环-销货折让或退回处理作业』、『调拨作业』相关规定办理。
5.4 有关半成品入库作业,除与成品标示为不同料号外,另应有独立的〝半成品仓〞区隔存放,入库程序同本文件5.1相关程序办理。
5.5 有关半成品出库作业,如为组装提配则依『原物料领退料作业』条文5.1进行领料;如可单独销货者,则视同成品依本文件5.2相关程序办理。
5.6 所有出库作业需严格按『仓存管理作业』规定管控物品先进先出。
6 控制重点
6.1 经品质测试合格後之成品,始可办理入库。
6.2 「销货单」确实经权责主管核准後,方可办理出库。
6.3 货品出厂前之品质管制须确实,以避免品质不良遭退货与扣款。
6.4 仓库应确实核对入出库单据办理过帐事宜,并详实记录「成品先进先出记录卡」。
6.5 「入库单」与「销货单」应序号编列,如有缺漏或跳号,应适时追踪,以确保资料之完整性。
6.6 仓管人员应秉持见单作业的原则,确实清点数量,确保料帐一致。